所属分类 >>   营养科 >>   幼儿营养 >>  

“异食癖”是怎么回事?

        异食癖,也称嗜异癖,特指小儿持续性地咬食一些非营养的物质,如泥土、纸片、污物等。大多发生于2-6岁小儿,男孩多于女孩。异食癖在儿童期可复发称一直延续到青少年直至成人。异食癖儿童常伴有疲乏、腹痛、呕吐、面黄肌瘦、便秘、营养不良等。异食癖可对患儿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其并发症上,如引发中毒、肠道寄生虫病、肠梗阻、食物中毒等,危害性大小主要与吞食物质的类型及数量有关。

       儿童异食癖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,过去一直认为异食癖主要是由于体内缺乏锌、铁等微量元素引起的。但是近年来的大量研究发现,患儿正式因为吞食大量的黏土和异物,才造成体内铁、锌等的吸收障碍。目前越来越多的医生们认为,异食癖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。一般认为是一种精神心理失常的强迫行为,往往与家庭破裂、缺乏监护和情感关怀有关。开始时由于无人照顾,擅自取食异物,日久形成习惯,变成不易解除的条件反射。

        随着年龄增大,异食癖症状将逐渐消失,很少持续到成年。但是对异食癖小儿应积极治疗,以防因异食而引发躯体疾病或死亡。